三甲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新的冠状病毒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传染性强。
主要传播途径有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多数病例可以追溯到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因此,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人需要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
如无疫区生活,旅游史的人口,先自行隔离。在家中自我隔离期间,注意卫生,消毒,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运动。若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需及时到医院隔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潜伏期内存在传染性。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认识,潜伏期大约 1-14天左右,一般在3~7天。最短的有1天发病,最长的是24天。因此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不只是为了保护别人,也是为了保护自己,隔离期结束,为了自身安全,也建议尽量不要出门,不要去人群聚集地,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感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眼睛进入人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有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比如说手碰到了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物品,通过揉眼睛、触摸鼻孔、皮肤等病毒经过黏膜进入到人体;少量也可以通过胃肠道传播。疫情当下,减少外出,是避免交叉传染的最好方式。如果有佩戴角膜塑形镜或者平时有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在出现眼睛红,流泪怕光或者感冒、发烧时要停止佩戴。一定要避免用手揉眼睛的习惯,以免病毒通过手进入结膜,感染人体。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新冠状病毒在潜伏期也会传染。新冠状病毒为单列RNA病毒传染性是比较强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所以在疫情期间,应当尽量避免与他人进行近距离接触,外出时应当佩戴口罩,并且应当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不要去一些人比较多的公共场合,例如超市,电影院等。由于新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疑似被感染的患者都应当进行隔离,最少14天才可以解除隔离,并且在隔离期间应当进行相应检查,一旦出现症状或者一旦被确诊,应当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也有症状。其症状与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全身疲劳、易疲劳等。少数病人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和腹痛等。然而,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相关的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咽喉痛等。发烧温度通常在37度以上。如果任其发展,症状会逐渐恶化,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甚至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是没有症状的。在潜伏期内,患者虽然已经感染病毒,但由于病毒诱发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暂时没有出现任何的临床症状。所以对于疫区返乡人员或者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都需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防止潜伏期出现大范围传播。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治疗后可退烧。目前,尚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和疫苗,但轻度疾病患者仅有轻微发热、咳嗽、畏寒和身体不适,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特别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来治愈。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患者的体温会恢复正常。有了呼吸机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大多数病人会慢慢好转。
2019新型冠状病毒最初报告的患者在武汉市,2020年1月19日,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尚未发现,疫情的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也未完全确定,目前发现最长为12天,但就冠状病毒而言,潜伏期是2周左右,最长不超过15天。对于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根据相关经验和病历,目前的医学观察周期为14天,即与患者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人,以及患者的随行人员、医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需要在家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 如在观察期内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送往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也是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是短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多数病例可追溯到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因此,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人需要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如果没有人在疫区生活或旅行,他们应该首先被隔离。在家中自我隔离期间,注意卫生和消毒,以确保营养均衡和适当的运动。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
患新型冠状病毒的儿童大多都会发烧,在2-14天的潜伏期之后,会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体温多表现为低中热。还有一些儿童没有出现明显发烧,但是却会出现类似全身中毒性症状,比如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精神涣散、食欲不振,个别儿童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病情加重的症状。所以,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做好防护,勤洗手,疫情期间减少外出。
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一般在初期不会出现咳嗽,有痰的现象,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一些干咳的症状表现,还会伴随着发烧和乏力的现象。这些患者大多去过武汉,或接触过从武汉回来的人,或与确诊为新肺炎的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在感染的后期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咳嗽有痰的症状,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如果并发了细菌性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咳嗽有痰,甚至是咳黄痰的现象。 一旦新型冠状病毒发生感染,去医院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分离治疗会更安全。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热量、水和营养,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试验治疗。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检查和治疗措施应咨询医院专业医生。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潜伏期内是具有传染性的。就目前情况而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潜伏期一般约为10天。一些患者在最快感染后一天内和最长感染后14天内发病。因此,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观察14天。如果密切接触者在观察14天后没有发展成疾病,可以基本上确认他们没有被感染,因此隔离观察是不必要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通常不会引起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包括无症状携带者、轻度病例和重度病例 对于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只能在呼吸道中检测到。轻度患者只有轻微发热、咳嗽、畏寒和身体不适,没有扁桃体炎症状。 前3-5位的重症患者是发热、咳嗽和逐渐加重的疲劳,并且没有扁桃体炎的症状。一周后,病情逐渐恶化,病人会出现呼吸加速、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越来越严重,但没有扁桃体炎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咳嗽,并且是以干咳为主。临床中多种疾病都会出现发烧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如果说不用药的话,它不会自行退热的。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治疗后可退烧。 目前,尚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和疫苗,但轻度疾病患者仅有轻微发热、咳嗽、畏寒和身体不适,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特别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来治愈。 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患者的体温会恢复正常。 有了呼吸机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大多数病人会慢慢好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和干咳对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如果不进行药物治疗,它本身不会退烧 如果体温在37度3和38度之间,此时可以进行补液。应该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烧药暂时不应使用。应该注意观察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度5,应及时应用解热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在应用这些退热药物的同时,加入抗病毒药物 同时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注意补充水分 此外,还必须观察意识的变化和低氧血症的发生。一旦出现低氧血症,应及时使用呼吸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吃退烧药可以退烧。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无特效的药物和疫苗,但轻症患者仅有轻微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等症状,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是可以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的患者可以口服清热解毒的药物,例如清开灵、豉翘颗粒等。重症患者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或者通过呼吸机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大部分患者会退烧,病情也会慢慢好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干咳和乏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烧通过药物治疗,是能够退热的。体温在37.3度到38.5度之间,及时补液,并且应用抗病毒药物,暂时无需使用退热药,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改善;如果体温超过38.5度,除了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外,还需要使用退烧药,以免引起惊厥。新型冠状病毒发烧除了应用退烧药、抗病毒药外,还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水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以及是否出现低氧血症,一旦出现低氧血症,需要及时使用呼吸机。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不一定会发烧。少数病人有鼻塞、流鼻涕、腹泻等症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群分为无症状携带者、轻度病例和重度病例。无症状携带者被感染,病毒只能在呼吸道中被检测到。症状轻微的病人只有发烧、咳嗽、恶寒和身体不适。重症患者的头3-5天的特征是发热、咳嗽和逐渐加重的疲劳。一周后,病情逐渐恶化为肺炎,甚至严重肺炎。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加速、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