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新型冠状病毒是传染性的,人群通常是易感的。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抵抗力差等基本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以前从未在人体内发现过。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短和呼吸困难等。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新型冠状病毒对乙醚、氯仿、紫外线、75%医用酒精和过氧化氢敏感。
例如,用医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可以有效地消除病毒。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初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和无痰。早期常出现少量痰、乏力和胸闷。还可能出现鼻咽部症状,如咽痛、鼻塞和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一些轻度患者可能没有发烧症状。 老年患者和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病例可能导致难以纠正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肿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具体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脉搏微弱、低血压、皮肤瘀斑甚至少尿。 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病情较轻,经及时、系统、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较好。一些病人病情危重,甚至有些人可能会死亡。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个人防护,避开交通拥挤的地方,外出时戴口罩,回家时经常洗手,室内通风。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其中75%乙醇溶液就是医用酒精,而高温的话需大于5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新冠病毒治愈后理论上是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的,但是概率是微乎其微的,最有可能的是患者体内仍然存有新冠病毒而没有被检测出来。《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出院标准为:连续两次、间隔超过24小时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出院患者现在检测为阳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虽然患者已经痊愈,但可能体内存有病毒但没有症状,只是病毒数量很少没有检测出来。二、是患者体内病毒并不少,超过采样下线,但由于采样或及检测中出现失误导致结果为阴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急诊科
传染孩子的,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儿,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更快,潜伏期最短1天即发病,最长可达14天不等。虽然目前报道的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数量远远少于成人,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也需要密切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中央指导组专家童朝晖在2月22日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已经出院的患者的情况来看,没有明显的后遗症。很多患者担心肺部纤维化和心肌损害能不能恢复,一般来讲肺部纤维化、肺功能改变都是可以自我恢复的,但凡是重症患者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最后提醒新冠病毒肺炎治愈出院的患者,对心肺的功能要做重点监测,但是不要急着做康复,愈后的休息也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后遗症的相关问题,请关注官方最新消息。
没有接触肺炎感染者也有可能会得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密切接触,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随着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包括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许多人在流动期间被感染。此后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感染者也有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平时必须做好防护、隔离工作,尽可能少聚会、少聚餐,等待疫情过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感冒不能完全从症状上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患者会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症患者会有呼吸困难,但有些患者有轻度症状而无发热,很难将上述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分开来。目前主要通过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区分。如果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接触过疫区相关人员,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在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可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以从症状上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严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也有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微,没有发热症状。以上这些症状和普通感冒很难区分,目前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史或病原学检测进行区分,如果发病前14天内到过疫区或者接触过疫区相关人员,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对于免疫力较差或老年人,还可能会出现非典型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脓肿性休克和重症肺炎,主要症状有心率较快、呼吸困难、少尿、脉搏微弱等。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都属于轻症,通过及时、对症治疗,都会痊愈。对于有基础病和老年患者,很容易发展成重症,严重还会导致死亡,所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发热,尤其是近期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感染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感冒不能完全从症状上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患者会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症患者会有呼吸困难,但有些患者有轻度症状而无发热 很难将上述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分开来。目前主要通过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区分。如果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接触过疫区相关人员,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在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可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喉咙痒不一定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痒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咽喉炎引起的。一些患者还可能因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咽喉不适而出现瘙痒症状,有时因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瘙痒、疼痛和其他不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有时可能有轻微的咽喉瘙痒,但大多数患者有干咳、疲劳和发热的临床表现。有些病人还可能有鼻塞、流鼻涕、腹泻,严重的病人可能有气短、胸闷甚至呼吸困难。此时,有必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流行病学病史,即患者是否最近到过武汉或接触过可能被感染的患者。通常需要常规血液检查和胸片,但诊断通常需要咽拭子和痰病毒核酸检测等。
不一定,需自查有无冠状病毒肺炎接触史,是否去过疫区,观察体温情况,咳嗽情况,如无异常,可不必太担心。可居家观察一段时间,若身体不适加重应前往医院治疗。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潜伏期一般没有症状,潜伏期过后,新冠肺炎在初始状态主要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当然仅仅只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感冒症状,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腋下体温≥37.3℃、且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又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小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初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的症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有少数的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果有过武汉的旅游史或者是接触过确诊的患者,应该引起注意,当出现了症状应该及时的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的人,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在56℃持续30分钟是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的。它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通过飞沫、空气、接触等传播。冠状病毒可以通过脊椎动物传播,如人类、老鼠、猪、猫、狗、鸟等。冠状病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如无发热、疲劳、干咳等疑似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暖,减少或避免人群进入拥挤场所,避免过度疲劳和患者接触。感染者可能有发烧、咳嗽和其他症状。如果发现疑似症状,应该及时去看医生。医生将对诊断进行评估和确认。隔离治疗也非常有必要。
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就是切断传播途经,可以戴口罩,别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尽量别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感染的几率就比较大。尽量呆在家里,以免交叉感染。还要注意增强免疫力,免疫力差的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力差,感染这个病毒以后症状也比较严重,应该更加注意锻炼身体。
如果腋窝温度在37-38℃之间,则认为是低烧,但不能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有发热、咳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腹泻等临床症状2.近14天内有和疫区、疑似患者、确诊病例接触史如满足以上条件需尽快到医院就诊,采血检验,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则需隔离治疗
一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它的潜伏期一般是在3-7天,最长是14天,也就是说,在潜伏期内,你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但是一旦过了潜伏期,你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1、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2、发热之后出现咳嗽,可迅速发展为引起肺炎。3、不典型的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还可引起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腹泻,甚至影响眼睛,引起结膜炎的发生。4、呼吸困难。病毒导致的肺炎进展速度特别快,引起肺功能障碍,进而出现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过了潜伏期若出现任意种症状,那一定及早到医院排查诊断。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情况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所以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中的一种,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目前为止发现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等脊椎动物。因此,尽管有报道称海鲜市场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但不能说是由海鲜引起的。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一些人患有持续性家族疾病。因此,更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护。具体措施包括:1、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2、打喷嚏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捂住,而是用纸盖住。如果来不及,你可以用胳膊掩护。3、及时正确地洗手。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尽量去不太拥挤和封闭的地方 5、注意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