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人体体温测量值38摄氏度不正常。正常人体体温腋下测量值为36.3-37.2摄氏度,体温低于36摄氏度属于体温偏低,体温高于37.5摄氏度属于体温偏高,38摄氏度属于低热的范围。
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低热,如体内病原体感染的存在、风湿、肿瘤恶病质都可以导致低热,这种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考虑低热的病因,必要时药物治疗,多喝温水、注意休息,监测体温变化。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36.3完全是一个正常的体温,这是因为正常的体温是36到37摄氏度,不管男女老少,春夏秋冬都是这个温度,所以人类是一种高级的温血动物。基本上早上是人体体温的最低值,这个数据通过早上醒来并空腹休息来衡量的,此时的体温称为基础体温。如果女性在排卵、早孕、锻炼或进餐后体温略有上升。,温度会上升0.3至0.5摄氏度,但不会超过37摄氏度。如果体温很高,则被称为37度以上的发烧。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找出发热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药物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根据人体不同的部位,体温是不同的。口腔体温在36.3℃至37.2℃之间。肛门温度比口腔高0.3-0.5℃。腋下测量的体温在36.1℃到37.2℃之间所以体温是35.7℃,低于正常范围值。原因是体温稍低。可能是在少穿衣服时测量的体温,建议在进行保暖措施后再重新测一次;另一种原因是最近可能吃了一些药物,体温有点过高,这种情况可在断药后进行持续观察,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正常体温在36到37度之间,35度的体温大多属于人的低体温。每个人的体温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而略有不同,超过35度是由于体温低,而不是低烧。如果你发烧,首先,你应该积极处理发烧的原因,这是解决发烧的根本方法。例如,感染性发热,根据不同的传染源,应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应积极给患者复水。发生药物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药物过敏治疗。其次,对于感染性发热,发热本身就是机体系统消除传染源的表现之一,通常可以不急着使用退烧药,但必须进行降温治疗。
老年人的体温35.5℃是不正常的,属于体温不升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可能:1、发热的病人,在使用退热药物以后,体内大量的出汗,引起体热丢失过多,也可以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例如大量的运动以后,同样可以出现此类的表现。2、血容量不足、休克,比如摄入不足、丢失过多、严重感染、酸中毒等等。患者由于全身循环血量不足,也会出现体温不升的表现,常伴有四肢皮肤厥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尿量减少等体征,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情况应当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量。3、如果长时间的在一些低温的环境下,比如长期的在冷库当中工作,可以出现皮肤温度偏低的情况,这种情况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属于病理状态。如果病人没有什么临床表现,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就可以了。
成年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而腋窝的正常温度是36度到37.3度。一般情况下,水银温度计在腋下测量体温时不超过37.3度,属于正常的范围。
体温36.4度属于正常值,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度到37.2度之间。 低于36度是体温过低,当体温为37.3至38度时,是轻度发热,38.1至39度,是中度发热,39.1至40度,是高热,如果超过40度,是超高热。 有许多疾病会引起发烧。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在传染病中,它们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结核病感染等。 非传染性疾病中也有许多疾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人体正常腋窝温度是36-37度,当体温低于36度属于低体温,这是一种异常现象。如果婴儿出现低体温现象,大家不要惊慌,这属于暂时性体温过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温调节会逐渐正常。高热、出汗和发烧也会导致体温过低。一般来说,体温过低的情况会稍微减少。如果严重的低温、苍白的皮肤和冰冷的皮肤是由休克引起的,则需要及时治疗。
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约为36.3 -37.2度,因此当体温为37.1度时,应结合患者的基本体温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如果基础体温较低,并伴有其他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或其他全身感染的迹象,则表明有感染的可能性,有必要积极采取针对感染源的针对性治疗。因此,当体温升高时,需要重新测试体温,并且需要根据身体的症状来评估和判断体温,并且如果需要,需要医院专家来看医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骨科
体温34.4度是不正常的,属于体温过低。一般情况下,电子体温计所测的体温误差是挺大的。建议你用水银的体温计在测量一下。低温的危害和高烧造成的危害是一样巨大的。有可能你的体温偏低。是因为昨天发过烧,吃过退烧药出了过多的汗液,造成体内能量不足。所以体温在短时间内是低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会慢慢恢复。如果持续这样,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般需要抽血检查血象和血常规。低温的话一般就是血液和肾脏上的问题造成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每天三四次大便是则是大便不正常的,正常人每天应该是1~2次的大便并且成形。如果大便不成形则是不正常,每天大便次数增多,可考虑是肠炎或者结肠炎。对此和选择药物的治疗方式一般是通过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肠粘膜进行保护,或者是复方嗜酸乳干菌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另外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饮食,不吃油炸和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预防肠道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晚上尿3~4次是不正常的。正常情况下夜尿是0~1次,偶尔可能会出现两次。建议患者应该到医院做个输尿管和膀胱残余尿检查,如果是男性,最好还要做一下前列腺的彩超。残余尿增多说明患者的排尿不通畅,可以口服阿夫唑嗪、特拉唑嗪、哈乐灯。每天晚上睡觉吃一片能够有效改善夜尿增多的情况。
人体体温由垂体下丘脑温度调节中心控制。通过神经调节,人体内的发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大多数人腋下的体温为36-37度,通常不是35.5度。因此,如果该温度通常是异常的,考虑的原因可能是测量误差或感冒,或者可能是病理变化,例如当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时体温低。此时,建议检查甲状腺的功能,因此当体温为35.5度时应特别注意。
腋下体温的正常值为36-37度,而肛门侧体温的正常值比口腔高0.3-0.5度,因为口腔体温的正常值范围为36.3-37.2度,而电子体温和耳温的正常值范围为36-37度,前额温度与耳温相同。我们知道正常人的体温,以及测得的体温是发烧还是正常。现在是37度。腋下和前额测量的体温都是正常值。如有发热,应首先积极解决发热的原因,如感染性发热,根据不同的传染源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积极给脱水患者补充水分,出现药物反应时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等其次,对于感染性发热,发热本身就是机体免疫系统消除传染源的表现之一。
肺炎患者体温37度,是属于正常的体温。如果肺炎患者的体温不是很高,是可以使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肺炎患者的体温是在37.5℃-37.9℃之间,称之为低热。而高于38℃则为高烧,所以肺炎体温正常和正常人没有患有肺炎的体温是一样的,都是在37.3℃以下。如果患者长时间高烧不退,就要及时去医院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还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更不要抽烟,也不要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体免疫力。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
婴儿的正常体温标准是腋下体温,一般不超过37.3度,口腔温度不超过37.8度。如果一个孩子的体温一次是37.5度,不一定考虑发烧了。因为孩子的温度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在剧烈运动和哭闹之后,或者在吃了过热的食物之后,孩子的温度会短暂升高。如果测量温度,儿童的温度连续几次超过正常标准,例如超过37.5度。我们应该考虑这个孩子是否感冒了。我们应该去医院看医生。一次37.5度的温度可能与身体因素有关,如过度温暖或哭泣、刚吃过牛奶、喝过热水或在床上太热。
37.3不算发烧,它属于正常体温。只有当体温达到37.4度时才会发烧,低烧在37.4度到38度之间,中度发烧在38.1度到39度之间,高烧在39.1度到40度以上。所以37.3度不属于发烧,它是正常的体温。如果在腋下测量,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度,而口腔和肛门测量的体温会比腋下体温高2-3度,腋下体温还没有达到37.4度,所以属于正常体温,不用担心。
人体体温的正常温度范围是36-37℃。如果温度高于37℃,一般属于发烧。如果低于36℃,就意味着人体温度较低。人体体温会随着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而变化。如果低于36℃,则是体温过低,而不是发烧。如果发烧必须首先根据发烧的原因积极治疗,这是解决发烧的根本方法,并应根据不同的传染源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脱水患者应积极补液,发生药物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等。
一般来说,正常体温在36到37.4度之间但在37.5度以上,可以算发烧然而,例如,在测量体温时,如果孩子刚刚吃过牛奶并且哭了,或者如果他穿的衣服被厚厚的被子覆盖并且覆盖有更多的衣服,如果温度偶尔升高,则温度不会被认为是发烧。你可以解开孩子的衣服,松开,稳定,然后再给他量体温。如果仍然高于37.5度,那一定是发烧。如果在采取这些措施后,体温下降到37.5度以下,这可能不是发烧,但短暂的体温可能稍高。这也取决于孩子的一般情况,是否有发烧、精神状态、饮食、大小便等其他表现都需要我们一起观察。
人体体温37.2摄氏度是正常的,因为低热的范围是37.3摄氏度到38摄氏度,37.2还是在这个区间里面,因此人体体温37.2摄氏度是正常的。一般体温测量以腋温,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则可被认为是有发热现象的,不过患者也应该正确认识疾病,如果是低热的话,患者不必担心,采取物理降温即可,比如:酒精擦拭等。
每天大便三次需要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以及腹部的舒适度。如果大便三次但是大便成形、颜色正常、没有泡沫、黏液、鲜血等情况,这都是正常的,一般也就不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如果大便呈稀水样便,则有可能是肠炎,也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如果大便中有血液也需要做大便隐血试验,或者进一步做胃肠道检查,以防是胃肠道病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