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大人发烧37.4摄氏度,属于低热,一般正常的体温范围在36-37.3摄氏度之间,37.4摄氏度属于低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建议多喝温水,出汗之后,体温就可能恢复正常,然后再进一步观察体温,反复测量。另外还要观察患者有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可能出现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可以给予抗感冒药物治疗,抗感冒药物可以应用中药类的抗感,比如感冒灵、连花清瘟胶囊等,也可以用西药的感冒药比如感康、速效伤风胶囊等。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发烧37.5℃不需要退烧药。 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有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只有当体温超过38.5℃时,才需要退烧药。 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即使发烧达到37.5℃,你也可以服用退烧药。例如,当体温不超过38.5℃时,经常遭受热性惊厥的儿童可能遭受热性惊厥。特别是对于经常热性惊厥的儿童,虽然体温在37.5℃,但最好服用解热药物治疗,以免引起热性惊厥,对儿童脑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普通成人发烧37.5℃,只需服用传统退烧药,或使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烧。 物理冷却可以通过温水擦洗来完成,羚羊角颗粒可以被选作仿制药。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儿科 婴儿发热37.5需要注意和积极的降温治疗。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不足,易受邪邪侵袭发烧37.5需要干预,以防止体温继续上升。目前,不需要口服或肌肉注射退热药物。物理冷却是主要方法。将退热贴敷在前额,或者将退热栓剂插入肛门以帮助退热。你也可以配合小儿推拿手法,比如开天门,用拇指在孩子的额头和发际线之间来回移动,动作轻柔甚至用力,重复50到100次。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上升,使用按摩、物理降温等方法都不理想,或者孩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那么就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是在36到37摄氏度。体温37.2摄氏度虽然稍微偏高,但基本处于正常体温范围内,可以通过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物理冰敷散热等方法缓解。如果体温上升至38.5摄氏度以上,则有可能是体内出现了感染症状或者是内分析相关疾病,需要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发烧37度5属于轻度发烧,不要太担心,只要注意饮食,采取物理降温,因为发烧不是很严重,没有必要采取药物降温,像物理降温,如温暖和湿毛巾适用于病人的额头表面或腋窝,每半小时左右更换一次进行物理降温。应该注意饮食。你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黑米粥、八宝粥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平时,你一定不要吃辛辣、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发烧会导致胃肠功能衰弱。如果你吃辛辣、油腻、刺激性和难消化的食物,胃肠道的负担将进一步增加,这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发烧37.5摄氏度不一定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类似于普通发热,有体温升高、咳嗽咳痰等症状,但是患者也应该正确区分新冠和普通感冒。新冠肺炎除了类似感冒的症状外,还会有呼吸困难、白肺以及无症状感染等症状。因此患者如果有类似新冠肺炎的症状应该及时去发热门诊筛查,进行核算检测以及胸片,排除是新冠肺炎的可能。
37.4属于发烧,37.4度到38度是轻度发热,不用担心。此类情形不建议吃药退烧,可使用物理降温。用温暖的湿毛巾给病人的前额和腋窝降温。平时注意饮食,多喝温开水,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停止吃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患者可以吃小米粥、黑米粥、八宝粥等。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体温37.4度属于发烧。一般情况下测量体温以腋下体温为准,腋下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度到37度,腋下体温超过或者等于37.3度可以认定为有发烧的情况。体温37.3度到38度属于低烧,体温超过38度到39度属于中度发烧,体温超过39度则属于高烧,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41度则可以判断出现了超高烧。如果选择测量舌下体温的话,舌下体温一般在36.3度到37.2度之间。因此体温37.4度是属于发烧的,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不会高于37.3度。 建议低烧者可以采用温水擦浴或者冷敷的方式降低体温,如果体温高于38.5度则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物。
疾病分析:正常腋温在36 -37度之间,37.4度属于低烧。出现低烧应及时处理,可口服柴胡颗粒退烧。物理冷却也可以应用,如额头,腋窝和其他部位,贴退热贴。当发烧时,必须喝大量的温开水来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饮食保存清淡,可以多吃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小米粥、面条等。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剧烈运动。
通常来说,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则可以认为患者是有发热症状的,37.3-38摄氏度是属于低热的,而37.8是在低热范围内的,因此37.8摄氏度是发烧。37.8摄氏度在临床上一般不采取特别措施,给予患者普通的护理措施,比如多喝水,或者用酒精擦拭,温水擦拭等。在发热过程中患者衣服浸湿则需要勤更换,以防着凉。
37.4度算是轻度发烧,不建议服用退烧药,多喝水进行排毒,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发热只是新冠状病毒的一种临床症状,新冠状病毒和发热并没有直接关系,如近14天没有疑似患者、确诊患者、疫区的亲密接触,被感染的几率很低,如有疑似患者或疫区接触史应立即就医诊断,目前新冠状病毒有效的检测方式为血液检查。
肺炎患者有许多的临床表现,发热是常见的表现之一。一般判断发热是采取腋温测量方式,腋温高于37度属于正常的体温,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判断发热的标准。但仍需满足以下诊断标准,才能认为是肺炎: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2、发热;3、肺实质听诊可以闻及湿性啰音;4、白细胞过高或者是过低,伴有或不伴有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5、胸部的X线显示肺部有片状、斑片状的浸润影,或者是间质性改变,伴有或不伴有胸腔积液。在1-4条任何的一项加之第5条,且可以排除非感染性疾病时,才能做出肺炎的诊断。因此发热不是诊断肺炎的必须证据。
三十七度一的体温是接近正常的体温,正常的体温是36到37摄氏度,有的时候量体温腋窝的汗没有擦干净,可能就会出现体温轻度的升高,37度六以上才叫发烧,37度6到38度叫低热,所以说还没有达到低热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可以将腋下的汗擦拭之后再重新量体温,量五分钟,然后在读数,看看是不是正常。正常体温的基础体温,是在一天中体温最低的时候,清晨清醒空腹、静卧,这个时候的体温一般是36度和36度多一点点,在运动后餐后,午后或者女性排卵后体温会轻度升高,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37摄氏度。
低烧和肺炎之间的关系就是肺炎有的病人会引起发烧。目前肺炎的诊断标准如下: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2、发热;3、肺实质听诊可以闻及湿性啰音;4、血象的检查,白细胞过高或者是过低,伴有或不伴有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5、胸部的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片状、斑片状的浸润影,或者是间质性改变,伴有或不伴有胸腔积液。1-4条任何的一项加之第5条,且可以排除非感染性疾病的时候才做出肺炎的诊断。所以发热只能是肺炎的临床症状,而不是诊断肺炎的必须证据。一般肺炎的诊断包含低热,病人早期会以发热症状就诊。腋窝温度超过37.3℃,则称为低热。
在下午的时候测量体温,37.2属于正常体温,并不在发烧的范围内,如果发烧的话最低体温也会达到37.3摄氏度以上才可以判定为发烧,虽然现在的体温要比正常情况下稍微偏高一些,但是并没有达到发烧的状态,所以并不用担心,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
37.4度是发烧。判断一个人是否发烧,首先,要判断他腋窝的温度。 只要温度大于或等于37.3度,这就是发烧。37.3-38度属于低烧,38.1-39度属于中度发热,39.1-41度属于高热,41度以上属于超高热。 因此,当人体温度在37.4度时,我们必须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发烧。 因此一个人体温在37.4度时很可能不是新冠状病毒,只要持续观察体温,如果是发烧的话,吃退烧药很快会恢复正常体温。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科
正常体温一般为36度至37度,如果只是个别一次体温达到37.4摄氏度,但是全身情况良好,又没有自觉症状,比如说头晕、头痛、咽喉痛,那么这个是不属于病态的。一般临床上37.5至38摄氏度是属于低热,38.1至38.9摄氏度是中度发热,39至41摄氏度是高热,超过41摄氏度就属于超高热。一般对于小孩来说体温在38.5度以下可以多喝温水、用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方式物理降温就可以。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就需要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热处理。
发烧到39度属于中度发热,需要赶快进行退烧。可以使用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者是布洛芬进行退烧,服过药物后不再发烧,就不必再服药。如果高烧不断还需要每隔4-6小时再次服药。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物理治疗,用温毛巾擦拭大血管流经处,比如:腋窝、腹股沟、颈部、额头等。同时可以服用中成药辅助治疗,比如豉翘清热颗、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发热也很有效果。
治疗成人发烧的药物有很多种,一般选用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其具有一定的退烧作用。2.可服用布洛芬颗粒、布洛芬片等,服用剂量为一次1-2片,无明显退烧情况,可以隔八小时再吃1次。3.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退烧治疗。4.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物,比如小柴胡颗粒,具体剂量为一次1-2包,一天1-3次。以上服用药物及剂量仅供参考,具体服用剂量谨遵医嘱。
夜间低烧37.4度,白天不发热,是由于白天正气旺盛,一般不发热,但同时也可能伴有疲劳、倦怠、嗜睡、咽痛等外感症状。然而,在晚上,杨琪需要回到身体,所有内脏需要休息。在这个时候,保卫外表和抵抗邪恶的能力将会下降并受到影响。因此,当致病因素过多时,正邪力量相互竞争,正气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会有低烧和低烧,不超过38.5度。然而,当健康之气过剩时,正邪力量会激烈地相互竞争,此时体温会升至38.5度或更高。这表明人体的健康之气正在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这时,人体处于低烧状态。寒证、风热证或风湿寒证可辨后,可用中药帮助正气抵御致病因素。如桂枝、生姜、白芍、大枣可作为小芳桂枝汤,可调理魏莹,帮助正气祛邪。这时,体温会逐渐下降,汗水会流出,热量会消退。
成人体温37℃是正常的体温,不需担心。成人体温一般在36℃到37℃之间。清晨时的体温为基础体温,这是一天中最低的体温。当运动后、午后、女性排卵后或是餐后,体温会较基础体温略微升高,但是也不会超过37度。